<em id="tfd9l"><span id="tfd9l"></span></em>

          <mark id="tfd9l"><menuitem id="tfd9l"><track id="tfd9l"></track></menuitem></mark>

            <form id="tfd9l"></form>

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tfd9l"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  讓白水變雞汁的味精由來

              時間:2022-04-02 熱度: 欄目:知識問答
              味精,又名“味之素”,學名“谷氨酸鈉”。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具有治療慢性肝炎、肝昏迷、神經衰弱、癲癇病、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。

              味精是人所共知的調味品。它的誕生至今才百余年。說起味精的發明,純屬一種偶然。那是1908年的一天,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池田菊苗化學教授,正吃著妻子準備的可口菜飯。他發現湯的味道特別鮮美,用小勺攪動幾下,發現碗中只不過是一些海帶和幾片黃瓜。“海帶和黃瓜都是極普通的食物,怎么會產生這樣的鮮味呢?”池田自言自語起來,“嗯,也許海帶里有奧妙。”職業敏感使教授離開飯桌,又鉆進了實驗室里。他取來一些海帶,細細地研究。半年后,池田菊苗教授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,在海帶中可提取出一和叫做谷氨酸鈉的化學物質,如把極少量的谷氨酸鈉加到湯里去,就能使味道鮮美至極。 copyright ysgegenfen

              池田在發表了上述研究成果后,便轉向了其他的工作。當時一位名叫鈴木三朗助的日本商人,正和他人共同研究從海帶中提取碘的生產方法。當他看到池田教授的研究成果后,靈機一動立刻改變了主意,“好哇,野生葛根粉,咱們不搞提取碘的事了,還是用海帶來提取谷氨酸鈉吧!”鈴木按響了池田家的門鈴,一位學者和一位商人就此攜起手。不久后,一種叫“味之素”的商品出現在東京淺草的一家店鋪里,廣告說:“家有味之素,白水變雞汁!”一時間,顧客盈門。

              日本人的“味之素”很快就傳進了中國,這種奇妙的白色粉末打動了一位名叫吳蘊初的化學工程師的心。他買了一瓶回去研究,發現原來就是谷氨酸鈉。又經過一年多的時間,吳蘊初獨立發明出一種生產谷氨酸鈉的方法來:在小麥麩皮(面筋)中,谷氨酸的含量可達40%,他先用34%的鹽酸加壓水解面筋,得到一種黑色的水解物,經過活性炭脫色,真空濃縮,就得到白色結晶的谷氨酸。再把谷氨酸同氫氧化鈉反應,加以濃縮、烘干,就得到了谷氨酸鈉。
              內容來自ysgegenfen


              吳蘊初把他制得的“味之素”叫做味精,他是世界上最早用水解法來生產味精的人。1923年,吳蘊初在上海創立了天廚味精廠,向市場推出了中國的“味之素”“佛手牌”味精。以后,佛手牌味精不僅暢銷于中國市場,還打進了美國市場。吳蘊初也獲得了一個“味精大王”的稱號。 ysgegenfen.com

              本文標簽:

              閱讀全文
              猜你喜歡
              欄目熱點
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              ? 免费国产直接看片av,自导自演国语毛片,精品国产高清在线看国产毛片,国语毛片大全,国语毛片网址,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观看,91免费在线观看